隨著介入醫學的飛速發展,利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DSA)設備開展的介入治療已成為21世紀臨床醫學發展的趨勢。因其機房建設和設備安裝的特殊性,也越來越引起關注。少數醫院設立了專門的介入中心,容納 1-3 臺以上的 DSA,包括有多種機型,參照手術室進行管理。多數醫院則把DSA設備一般安裝在放射科, 由放射科進行管理。鑒于許多醫院老DAS室布局不合理,想通過重裝來規范布局和操作流程,CEIDI西遞將以此為內容,展開相關討論。在展開設計工作之前,首先需要確認的是介入導管室建設的原則。
>>>商務洽談,點此處,在線咨詢
醫院臨床手術室介入導管室建設標準 | CEIDI西遞
1.介入導管室建設的原則
(1)明確 DSA 設備和導管室的定位。
(2)合理選址,因地制宜
(3)科學設計流程
(4)嚴格規范安裝設備;
(5)制定完善的操作、使用制度并嚴格執行;
(6)注意今后新技術使用的擴展空間。
2、介入導管室建筑結構與布局
(1)介入導管室的設置布局:導室應分別設病人出入口與工作人員出入口,工作人員出入口有更衣室,病人出入口處有消毒墊。
(2)介入導管室的內部設置:導管室主要由手術操作室、控制室及助工作間組成,各區域應布局合理,標識清楚。應配備必要的消毒滅菌設備和洗手設施,使導管室建筑布局、工作流程內部設施符合環境衛生學要求和醫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3、介入導管室分區設計細節:
1)手術操作室是介入導管室的中心部位,各種手術操作均在這個中心場所內進行。操作室應具備足夠的空間,面積在40平米或更大,保證各種儀器擺入,方便操作和搶救時使用。導管室應有良好的放射防護設施,建立導管室時,其四周及天需有兩層鉛板屏障,以作為放射防護的必要設施。操作室內設有線影象系統,DS,心電及壓力監護儀,導管儲柜,多導生理記錄儀,(主動脈內氣囊反搏(IABP),血管內超聲顯像設備,血管內旋摩設備,血管內放射治療設備),除器,呼吸機及其他搶救設備及藥品。
2)控制室,供放射技術員或醫生進行錄影、錄像操作的場所。以鉛玻璃與操作室隔開,設有線機操作控制臺、監護器、刻錄機錄影、錄像設備。一般要求面積在15m平米左右。控制室與手術間以鉛玻璃隔開,窗口可以盡量大些,以便觀察。
3)輔助工作間,供術者洗手消毒,士整理和清洗手術器械及導管等使用。一般要求面積16~20平米,內設洗手室、導管沖洗池、導管沖洗專用水龍頭等,另外,還要設有敷料和手術器具整理、打包使用的臺桌,面積約6~8平米大小。
4)更衣室,分別設男、女更衣室,面積各10平米左右。配置衣柜、還應配套設有洗手間、淋洽間。
5)其他裝修內容:操作室與手術室隔斷,因需要安裝鉛屏蔽,鉛玻璃,自動鉛防門,建議使用鋼骨架。設備間與手術室隔斷,采用輕質材料。操作室與走廊隔斷:高度約1.5米。頂及地面用2cm鋇水泥,四面墻用2mm鉛板作線防護。手術間后門及手術間與料理間安裝80X220cm鉛防護門,手術間后門另加一不銹鋼防盜門,墻體實用鋁塑板,地面用防靜電橡膠地板。手術間通風系統、通風管道、風機及相應降噪。導管室衛生間也要有通風通道。
醫療類實驗室、手術室等承擔醫療急救檢測任務的職能體,能夠行使其社會功能一是依賴于高科技設備,二是依賴于仁心仁術的醫護人員,再就是不可替代的專業醫療場所。承擔此類專業建筑的公司,一定要有相關資質且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發源于上海、活躍于長三角區域的潔凈類EPC工程服務商
CEIDI西遞,其團隊為很多類型的實驗室、潔凈室、動物房、手術室提供整體工程解決方案,其中不乏要求較高的醫院、疾控中心等醫療實驗/手術室。
CEIDI西遞以打造專業標準化潔凈場所而聞名,是各大醫療醫藥企企業的優質工程合作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