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凈廠房設計規范 GB50073-2013之工業管道
一、一般規定
1.潔凈室(區)工業管道的敷設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 潔凈室(區)內工業管道不應穿越無關的房間。
② 干管應敷設在上、下技術夾層或技術夾道內。
③ 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管道應明敷。
④ 當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管道敷設在技術夾層或技術夾道內時,必須采取可靠的濃度檢測報警、通風措施。
2.潔凈室(區)工業管道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金屬管道設計規范》GB 50316的有關規定。
3.工業管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 應按輸送介質的物化性質,合理確定管內物料流速和管徑。
② 在滿足生產工藝的條件下,管道系統應盡量短。
③ 應避免出現不易吹除的盲管、死角和不易清掃的部位
④ 管道系統應設必需的吹除口、放凈口和取樣口。
4.工業管道穿過潔凈室墻壁或樓板處的管段不應有焊縫。管道與墻壁或樓板之間應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
5.可燃氣體管道、氧氣管道的末端或最高點均應設置放散管。放散管引至室外應高出屋脊1m,并應有防雨、防雜物侵入的措施。
6.氣體凈化裝置的選擇和配置應符合氣源和生產工藝對氣體純度的要求。氣體終端凈化裝置宜設在鄰近用氣點處。
7.氣體過濾器的選擇和配置應符合生產工藝對氣體潔凈度的要求。高純氣體終端過濾器應設在靠近用氣點處。
8.潔凈廠房內、生產類別為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規定的甲、乙類氣體、液體入口室或分配室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 當毗連布置時,應設在單層廠房靠外墻或多層廠房的最上一層靠外墻處,并應與相鄰房間采用耐火極限大于3.0h的隔墻分隔。
② 應有良好的通風。
③ 泄壓設施和電氣防爆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 50058的有關規定執行。
二、管道材料和閥門
1.工業管道材料和閥門應根據所輸送物料的物化性質和使用工況選用,并應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和使用特點,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
2.高純氣體管道和閥門的選用應符合生產工藝的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 當氣體純度大于或等于99.999%,露點低于-76℃時,應采用內壁電拋光的低碳不銹鋼管或內壁光亮拋光的不銹鋼管。閥門宜采用隔膜閥或波紋管閥。
② 當氣體純度大于或等于99.99%,露點低于-60℃時,應采用內壁光亮拋光的不銹鋼管。除可燃氣體管道宜采用波紋管閥外,其他氣體管道宜采用球閥。
3.當干燥壓縮空氣露點低于-70℃時,應采用內壁光亮拋光的不銹鋼管;當露點低于-40℃時,宜采用不銹鋼管或熱鍍鋅無縫鋼管。閥門宜采用波紋管閥或球閥。
4.閥門材質宜與相連接的管道材質相適應。
三、管道連接
1.工業管道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 管道連接應采用焊接,熱鍍鋅鋼管應采用螺紋連接。
② 不銹鋼管應采用氬弧焊,以對接焊或承接焊連接;高純氣體管道宜采用內壁無斑痕的對接焊。
2.管道與設備的連接應符合設備的連接要求。當采用軟管連接時宜采用金屬軟管。
3.管道與管道、管道與閥門連接的密封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 螺紋或法蘭連接處的密封材料應根據輸送物料性質、設計工況選擇,宜采用聚四氟乙烯等。
② 高純氣體管道與閥門連接的密封材料應按生產工藝和氣體特性的要求確定,宜采用金屬墊或雙卡套。
4.潔凈室(區)內的工業管道應根據管子表面溫度和環境溫度、濕度確定保溫形式和構造。冷管道保溫后的外表面溫度不應低于環境的露點溫度。保溫層外表面應采用不產生塵粒、微生物的材料,并應平整、光潔,宜采用金屬外殼保護。
四、安全技術
1.下列部位應設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和事故排風裝置,報警裝置應與相應的事故排風機連鎖:
① 生產類別為甲類的氣體、液體入口室或分配室。
② 管廊,上、下技術夾層,技術夾道內有可燃氣體的易積聚處。
③ 潔凈室內使用可燃氣體處。
2.可燃氣體管道應采取下列安全技術措施:
① 接至用氣設備的支管宜設置阻火器。
② 引至室外的放散管應設置阻火器,并應設置防雷保護設施。
③ 應設導除靜電的接地設施。
3.氧氣管道應采取下列安全技術措施:
① 管道及其閥門、附件應經嚴格脫脂處理。
② 應設導除靜電的接地設施。
4.工業管道應按不同介質設明顯的標識。
5.各種氣瓶庫應集中設置在潔凈廠房外。當日用氣量不超過1瓶時,氣瓶可設置在潔凈室內,應采取不積塵和易于清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