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作為近幾年的行業熱詞,在建筑建造界名聲鵲起。自20世紀70年代BIM技術被提及,到八十年代末作為專業術語開始流行,現下已到達較為成熟的階段,在各類建筑建造行業被廣泛使用。
對建筑設計師來說,BIM能夠準確地描繪空間關系、光分析、地理信息和其他因素。在項目提案的時候能立體、全面地把預設效果展示給項目需求方了解,然后根據雙方不斷對接,在后續推進過程中效率化地優化方案。這份提案比傳統的二維技術圖紙具有明顯的優勢。

以CEIDI西遞凈化工廠建設為例,我們將BIM技術應用于某凈化工程,設計師先通過勘察項目現場地理環境及與項目方工作人員的交流,再利用BIM技術將設計圖紙的信息融合到一個直觀的3D模型中,在計算機中虛擬進行此項工程項目的創建、管理、共享,還能自動統計工程量,生成材料表,從而實現項目的可視化、精細化管理。與項目方對接管理的時候,項目方人員通過VR技術,直觀感受分區合理性、體會將來實驗室完工的效果。雙方也可多次通過手機APP直接對實驗室進行評測和檢查,可以提前發現將來可能出現的故障或風險,提前進行排查和解決。
在建筑施工的階段,BIM的廣泛應用,對比傳統的技術,其優勢非常明顯:
1、審圖:彌補了二維平面圖紙的局限性,感受還可以多專業協同審圖,一起進行校正。
2、施工現場平面布置:通過BIM技術在三維視覺中進行塔吊和施工電梯的布置,直觀感知空間布局是否順暢、合理。人流、機器的運動走向是否暢順。減少了臨時道路的施工成本,節約能源,綠色環保。
3、管線綜合設計優化:基于BIM管線綜合設計優化,管線安裝更快、更省力、更直觀形象;將圖紙出錯的風險降低,提高機電工程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水平,降低技術人員二次深化圖紙的勞動強度。

對于EPC類的工程,工程設計與工程施工本是兩個部門的事情,在BIM技術下實現了協調統一,裝飾、新風、氣體管路、排風、污水及尾氣處理、消防、強弱電、上下水等這一系列原本在兩維圖紙上文字抽象表達的內容被立體深刻的呈現在三維空間內。很多問題在施工前通過VR技術可以讓各部門及項目需求方提前預判,在施工前及時得以糾正,避免問題發生,各部門協同工作既能節省時間成本還能縮短工期。
實驗室裝修這類凈化工程裝修本就比常規建筑裝修要求多且精細,BIM+VR模式能有效地進行模擬施工,通過軟件自動進行數據計算得出結果,預測施工用料從而準確控制,未來這項技術將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