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各大醫療機構來說,病理實驗室是整個醫院建設的核心之一,其肩負著為臨床提供明確的病理診斷、確定疾病的性質、查明死亡原因等重大職能。作為醫療機構的核心職能部門,往往在建筑物土建規劃的時候就已經將病理實驗室做出了相關規劃。或是偏安一隅獨自成棟,或是選定門診相關樓層優先予以配置。
>>>商務洽談,點此處,在線咨詢
病理實驗室規劃設計及裝修布局要點 | CEIDI西遞
CEIDI西遞認為,病理實驗室的規劃設計應滿足“安全”和“流程”這兩個大的要點來進行建設。設計理念以提高制片質量、制片效率、減少污染,提高環保,為工作人員人性化設置為目標。將“人”與“物”的尺度把握好,就能迅速地建設符合需求的病理實驗室。
病理實驗室平面布局
病理實驗室的常見布局分為病理業務功能區、輔助功能區、管理區。病理診斷實驗室包括組織病理學室、細胞病理學室、免疫組織化學室、分子病理學室等,有條件的可以設置遠程病理診斷部門。
1.病理業務功能區:區分清潔區和污染區;接診及標本接收區、標本準備區、大體檢查及取材區、組織脫水處理區、切片制作區、細胞學處理區、特殊染色和免疫組化工作區、分子病理工作區、試劑和耗材保存區、標本保存區、醫療廢物處理區和醫務人員辦公區,讀片討論區、圖書室等基本功能區域。
2.輔助功能區:醫療費用結算,以及儀器耗材和消毒供應室等
3. 管理區:病理檔案、信息、實驗室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部門。
我們要求其中功能間面積不少于總面積的75%,例如:1000平方總面積,功能科室必須得占其75%(1000*0.75=750平)。分子病理實驗室,應按照相關標準設置,并與其危險化學品、生物安全防護級別相適應。
病理實驗室因涉及污染的標本,需要按照污染程度做區域劃分。在重污染區要匹配合理的通風設備加以保護,以防止污染在不同的功能區域間滲透擴散,保障實驗操作人員的安全。清潔區、半清潔區和污染區,污染和半污染區之間的緩沖區,這些區域如何劃分都需要綜合考慮人員流動的線路及人員活動的密集程度,嚴格執行人員流動最小化,盡量采用大空間設計,以減少人員在公共區域的活動, 同時并要求標本傳遞線路最短為上。
附:病理實驗室建筑設計的參考依據:
《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
《科學實驗室建筑設計規范》(JGJ91-93)
《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 19489—2004)
《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特殊要求》(ISO-15189)
《第1版醫學實驗室——安全要求》(ISO-15190)
《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衛辦醫政發〔2009〕31號

相關閱讀: